近日,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教師在各類教學競賽中屢獲殊榮,展現了卓越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陶靖雯老師《觀察渦流、電磁阻尼與電磁驅動現象》課例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丁梅老師成都市青羊區(qū)第十一屆中小學班主任技能大賽一等獎。
教學競賽 ,捷報頻傳
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
陶靖雯老師精心打造的課例《觀察渦流、電磁阻尼與電磁驅動現象》成功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該課例是成都市唯一一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類部級精品課,以生動的教學設計、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案例,充分展示了學校物理學科的教學水平和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為學校學科建設再添光彩。
班主任技能大賽
在成都市青羊區(qū)第十一屆中小學班主任技能大賽中,學校語文組丁梅老師憑借出色的專業(yè)能力和扎實的班級管理經驗,從眾多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榮獲高中組綜合類一等獎。
分享喜悅,感悟成長
兩位優(yōu)秀的青年教師在學校深耕細作,扎實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以飽滿的熱情和嚴謹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堂課。這些令人矚目的成果背后,是兩位老師無數個日夜的辛勤耕耘與默默付出。每一項榮譽,都凝聚著他們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與執(zhí)著,以及對學生未來的深切關懷。那么,讓我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聆聽他們真誠而質樸的獲獎感言,感受他們對教育的熱忱與追求。
陶靖雯老師
寒暑更迭,當我得知自己的實驗教學課從全國上萬節(jié)精品課中脫穎而出,榮獲部級精品課的殊榮時,心中涌起的不僅是激動,更有無盡的感恩。這份榮譽的背后,是學校領導的殷切期望,是教研團隊的傾力支持,是教育路上每一位同行者的陪伴與鼓勵。
去年初春,學校承辦成都市物理調考分析會,我有幸獲得面向全市展示公開課的機會。站在聚光燈下,我仿佛置身于一片未知的海域,內心滿是忐忑。然而,全組老師的支持如同燈塔,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他們憑借豐富的經驗與專業(yè)素養(yǎng),從課程設計到教學方法,為我提出細致入微的建議。一次次磨課,一次次修改,我們如同工匠雕琢一件藝術品,最終呈現了一堂精彩絕倫的公開課,收獲了同行的贊譽。那一刻,我深知,這堂課是我們團隊智慧的結晶,是我們共同努力綻放的花朵。
“三新”改革的浪潮席卷而來,學校以高瞻遠矚的視野,提煉出“能力為基,素養(yǎng)為本,文化育人,全面發(fā)展”的新課程理念。物理組緊跟這一理念,將新高考的要求深度融入日常教學。在學校的先進教育理念指引下,依托科創(chuàng)中心豐富的實驗資源,《觀察渦流、電磁阻尼與電磁驅動現象》這節(jié)精品課應運而生。我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實驗活動,如電磁爐加熱實驗、金屬探測器原理探究實驗等,將育人元素巧妙融入物理課堂。這不僅幫助學生扎實地掌握了知識,更培養(yǎng)了他們的科學思維與探究能力。同時,通過展示電磁阻尼、電磁驅動在我國前沿科技中的應用,我們成功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讓物理學科的育人價值在“立德樹人”的思想引領下得以充分彰顯。
入職以來,學校始終將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視為教育的基石,校內外的培訓如同春雨般滋潤著我的心田,不斷更新我的教育理念,拓寬我的學科視野。而教研組老師們的支持與幫助更是落實到了教學實踐的每一個細節(jié)。在精品課的打磨過程中,我曾陷入迷茫與困惑,但蔣紅梅老師認真負責地組織教研活動,常常在夜晚還陪伴我一起磨課交流;張三老師總是用他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感染著我,給予我無盡的鼓勵;李杰主任為公開課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王德勛老師憑借豐富的教學經驗,為我解決了無數難題,讓我豁然開朗……物理組的每一位老師,都用他們的陪伴與支持,讓我感受到了團隊的溫暖與力量,這正是我不斷成長的動力源泉!在教學成長的道路上,市物理教研員林紹乾老師與區(qū)物理教研員陳旻玥老師悉心指導,令我收獲頗豐、受益良多。林紹乾老師憑借深厚的專業(yè)積淀,提出在講解渦流概念時,應先闡釋其成因,再巧妙借助實驗,深入探究電磁爐的加熱原理,讓知識的傳授更具邏輯性與趣味性。陳旻玥老師則以敏銳的教學洞察力,建議將渦流磁效應的應用與前沿的國防科技相融合,為課程注入了時代氣息與科技魅力。感謝兩位老師憑借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卓越的專業(yè)素養(yǎng),讓課堂有了質的提升,也讓我對物理教學有了更為深刻、透徹的理解。
丁梅老師
五載春秋流轉,2025年初春,當我得知自己榮獲青羊區(qū)班主任技能大賽綜合一等獎時,萬千思緒化作眼眶的溫熱。獲獎的背后,是無數雙托舉的手掌,是學校領導信任的目光,是年級團隊傳遞的溫度,是教育路上所有同路人的陪伴,陪伴,也離不開成華區(qū)教研員吳玉婕老師的傾心指導。
初接班級時,我像攥著未解碼地圖的探險者,面對個性迥異的學生,我時?鄲啦灰讯幻獯蛲颂霉摹J菍W校領導一次次的鼓勵,讓我不斷重塑信心,一頭扎根于破譯學生密碼中去。更難忘學校依托樹德中學頂級名師資源,長期為青年教師優(yōu)質成長而量身定制的“雙導師制”——讓學科名師指導教學藝術,資深班主任傳授管理經驗。一場場精心設計的青年教師培訓會,一條條哪怕在夜晚依然在線指導的微信消息,都凝聚著學校助力青年教師卓越成長的智慧與心血。
在朝夕相處的年級組里,我讀懂了協同奮進的真正含義。當我作為新手班主任遇到突發(fā)狀況時,是一群資深班主任帶著十八般武藝熱心來支招;當我在設計主題班會缺乏靈感時,李昌龍老師總會變魔術般講出以前的精品案例;當我休產假時,李曉林老師義無反顧挑起了班級管理的大梁……這些無需言說的默契,在年級團隊五年并肩作戰(zhàn)中,生長成最堅韌的教育鎧甲。
最讓我動容的是2023年高三沖刺階段與孩子們并肩突圍的日夜。這個班級里文科天賦極佳的女孩們,數學、地理卻像橫亙在理想學府前的天塹。怎么讓天塹變通途?數學蹇老師靠著課堂高效互動與課后耐心輔導,精準定位她們的思維斷點,從而“對癥下藥”;地理李老師則最擅長讓這些孩子們以自主講解試卷的方式重溫考點。更讓人感動的是,其他學科老師也主動找女孩子們談心,鼓勵她們攻克學科難關。當高考成績出來,她們激動地喊出“我做到了”,這何嘗不是整個班科團隊用專業(yè)與溫情擊碎偏科魔咒的戰(zhàn)歌?這又何嘗不是樹德協進教師傳承紅色基因、發(fā)揚協同奮進精神智慧育人的寫照?
矗立在五年教育生涯的坐標回望,那些星光下的回家路、晨曦中的早讀課,都因集體的溫暖而熠熠生輝。教育不是獨行的朝圣,而是眾人執(zhí)炬的星河。我愿繼續(xù)做這片教育沃土上的園丁,與戰(zhàn)友們并肩耕耘,在相互照耀中續(xù)寫更多花開的故事。
深耕細作,協同奮進
陶靖雯老師的課例以生動的教學設計、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案例充分展示了學校物理學科的教學水平和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為學校學科建設再添光彩。丁梅老師的優(yōu)異成績不僅彰顯了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體現了學校班主任團隊在班級管理與教育實踐方面的深厚功底。
這些榮譽的取得,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全體教師的辛勤付出。學校始終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教師專業(yè)成長和學科建設,為教師搭建多元化的展示平臺,助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
未來,學校將繼續(xù)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為教育事業(yè)貢獻更多力量!(賴波 通訊員 陶靖雯 丁梅 周玨鈺 稅華)
樹德協進中學教師競賽屢獲殊榮,彰顯卓越教育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