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以AI為翼,七中育才沖破育人命題枷鎖

來源: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  作者:江蕾 通訊員 陳洋 王謝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25-03-10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發(fā)布通知,首批遴選35所中小學開展“人工智能+教學”試點,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成功入選!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0250308_002950_492.jpg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AI正在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滲透并逐漸改變著生活、學習和工作。老師們也真切地感受到,AI逐漸成為教育領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教育與AI深度融合的時代已然來臨。七中育才學校一直在思考:“AI時代,我們究竟怎樣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課改究竟需要“深”向何處?”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AI賦能,“深”向科學素養(yǎng)提升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學校首先提煉出涵蓋多層次、多維度的智能素養(yǎng)發(fā)展模型:智能素養(yǎng)的發(fā)展模型。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0250308_002950_493.jpg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智能素養(yǎng)發(fā)展模型與《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有著緊密的關聯。智能素養(yǎng)發(fā)展模型特別強調在AI時代背景下,學生應具備的與智能技術相關的素養(yǎng)和能力,以“培養(yǎng)適應智能時代的人”為核心,分為智能文化、智能發(fā)展和智能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智能知識、智能技能、智能態(tài)度等8大素養(yǎng)。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結合智能素養(yǎng)的發(fā)展模型,學校又進一步提出了聚焦智能素養(yǎng)的初中人工智能課程框架:聚焦智能素養(yǎng)的初中人工智能課程框架。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0250308_002950_494.jpg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課程一,聚焦智能文化。實施以“感知”為特征的AI科普系列課程,了解人工智能,能夠正確的看待人工智能,合理使用人工智能,關注人工智能安全問題等;開展以“理解”為特征的AI前置課程,掌握人工智能的前置內容,包括編程語言的語法、基礎算法、簡單數據結構等。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課程二,聚焦智能發(fā)展。實施以“體驗”為特征的AI應用系列課程,通過豐富的人工智能應用實例對學生進行興趣引導;開展以“探究”為特征的AI實踐系列課程,讓學有余力的學生開展人工智能項目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實現學用合一。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課程三,聚焦智能參與。最近幾年,聚焦智能素養(yǎng)的初中人工智能課程框架,學校初中階段陸續(xù)開設的校本課程有《人工智能基礎與體驗》《AI生活引領未來》《青少年的AI倫理》《人工智能視覺》《解密語音技術》《自動駕駛》等。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024年9月,七中育才學校高中開辦,基于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學校與華為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建立鴻蒙創(chuàng)新學院-華為云青少年開發(fā)者創(chuàng)新中心,搭建國產自主可控應用適配實驗室,開設《鴻蒙課程》。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在課程體系的持續(xù)培育下,學校學子在人工智能領域屢創(chuàng)佳績。僅2024年一年間,便在多項國家級賽事中斬獲殊榮:于全國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升實踐活動中,摘得創(chuàng)意制造項目最高獎“創(chuàng)意之星”;在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中,勇奪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項目一等獎;更在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中,憑借“魁地奇”無人機足球賽的出色表現再獲一等獎。這些突破性成果充分彰顯了學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突出成效。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0250308_002950_506.jpg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AI賦能,“深”向學習方式轉變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AI時代,越來越多簡單、機械、重復性的工作將逐漸被替代,但是,人類獨有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情感力、道德力是AI無法替代的。所以,教育應該更加注重培養(yǎng)具有未來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應該在基礎教育的課堂上完成;诖,七中育才學校提出了課改攻堅行動:轉變學習方式,高質量實施國家課程,把學生解放出來。真正落實新課標,認真使用新教材,大膽重構新課堂。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如何讓AI賦能,將學習方式轉變落到實處?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1、“AI+課堂”賦能精準教學與課堂增效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近年來,學校通過虛擬科學實驗、智能音樂創(chuàng)編和精準體育指導等特色應用,為學生提供了沉浸式、個性化的學習體驗。開設的《AI音樂》《AI體育》等課程,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AI+評價”賦能精準教研與教學改進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在教育領域,教師自主的教學反思和以課堂觀察為主要方式的循證教研(證據、量化、可重復)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七中育才學校借助能支撐AI教研的智慧教室和搭載AI大語言模型的智能教學反饋系統(tǒng),探索“AI+評價”來賦能精準教研與課堂改進,構建了基于AI的“三環(huán)六課”教研模式。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0250308_002950_511.jpg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借助AI,課堂智能教學反饋系統(tǒng)對師生課堂行為進行全程全方位采集,包括教師的講授、提問、板書、巡視和師生互動,學生的聽講、舉手、應答、讀寫和生生互動等。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一堂課結束,AI快速生成對這堂課的評價報告,包括課堂熱力圖、教學行為分析、課堂互動分析以及課堂建議等多類數據。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這些數據客觀地反映出師生在課堂中最真實的狀態(tài),是教研評課、自我反思、課堂改進最有說服力、最有指導性的實證依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無論是教研組的教研還是教師個人的反思,都能精準地發(fā)現需要改進的問題,這樣的教研更有效,這樣的反思也能更好地賦能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促進課堂改進、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再比如,智能教學反饋系統(tǒng)生成的S-T曲線,非常直觀地反應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情況。其中S代表學生,用藍色線條表示、T代表老師,用橙色線條表示。如果S-T曲線在傾角為45°的對角線以下,表示本節(jié)課沒有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據此,老師可以去思考如何更好地讓學生站在課堂中央。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3、“AI+監(jiān)測”賦能精準學情與個性學習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為了更好地把握學情,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開展精準化、個性化學習,2015年開始,七中育才嘗試探索“AI+監(jiān)測”。學校從“學”的角度收集和使用數據,從研究如何“精準教”轉移到如何指導學生“個性學”。借助AI,基于學生日常作業(yè)、階段監(jiān)測等錯題數據的積累,AI自動完成對學生薄弱點、障礙點等多維數據的精準分析,并由此匹配形成個性化的數字學習資源“一人一練”,賦能學生精準化、個性化學習。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隨著“AI+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七中育才學校的探索為破解“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時代命題提供了重要參考。學校將繼續(xù)發(fā)揮引領作用,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推動“人工智能+教學”試點的順利進行,助力AI在教學領域的發(fā)展邁向新高度。(江蕾 通訊員 陳洋 王謝)KUr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AI
責任編輯:王穎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整理發(fā)布
網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 川公網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川網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