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教育教學致力于尋找解放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尋找能順應孩子天性的教育教學方式,尋找能完善思維結構的教育教學方式,尋找能適應創(chuàng)新社會的教育教學方式。能夠在“輕松教,快樂學”中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成都高新區(qū)芳草小學樊祥校長是分享式教育教學聯(lián)盟的發(fā)起人,分享式教育教學自2012年提出以來,得到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的認可。
近日,全國分享式教育教學骨干教師暑期高級研修班在甘肅蘭州開班,樊祥校長帶領楊潔、高露芮老師一行三人到場參會。
18日下午,到達蘭州平?jīng)雎沸W已是晚上7點了,樊祥校長立即參加聯(lián)盟理事會,和大家商討參加教博會事宜。接下來的三天,大家圍繞著分享式教育教學理念建構與課堂效能提升進行了學習。每一位老師都成了分享者,談分享式教學理念的學習與領悟,分享式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提升,分享式教學實踐過程中的質疑、困惑與思考。樊校長也參與到老師們的討論中,熱情地幫大家答疑解惑。
專家給大家?guī)砹藢W術大餐,引領老師們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李繼恒校長從改變自己的主題出發(fā),與老師們分享了四個小故事。李校長把四個案例娓娓道來,告訴大家對學生問題不一樣的處理方法,顯示了教師不同的素養(yǎng)和水平。教師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更加貼近孩子和家長的心靈,不斷地發(fā)展和提升自己。真正的教育家,是離學生、離家長,最近的那個人。
任老師帶來了他關于分享式教學的看法。任老師說到,分享式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志是“主動性與自由度”,并引用了樊祥校長的一句話:“在這個時代,人如果沒有及時的主動應對,就會錯過這個時代”。
任老師還強調了規(guī)則的重要性,并總結到,分享式教育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是養(yǎng)心性,給人希望,莫寄希望;第二層是教育學,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做事有規(guī)矩;第三層是教學論,一般人是怎么學習的,就讓學生怎么學習;第四層是方法論,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學會分享。
李生濱局長就關于分享式教育教學診斷的幾點思考,與大家作了交流。李局長就診斷原則、診斷內(nèi)容、診斷視角、誰來診斷、如何診斷、診斷目的幾方面提出了他的見解。
此次蘭州之行,大家收獲頗豐,堅定了走分享式教育教學的路線,讓大家前行的方向更加明朗。(彭魯湘 通訊員 高露芮 楊潔)
芳草小學,蘭州,分享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