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平原、城市、農村……樹的身影,隨處可見。建筑材料、長出果實……樹的作用,人類朋友。提供調節(jié)氣候、保持水土……樹的影響,至關重要。從小小種子到參天大樹,從春夏走過秋冬,渾身是寶的樹,都在默默無私地奉獻著自己。我們應該充分地認識它,精心地愛護它,熱情地贊美它。
溫江區(qū)光華實驗小學二年級開展了“一棵樹的價值”項目式跨學科課程統(tǒng)整學習。在學習活動中讓孩子們了解樹、親近樹,做樹的愛護者、宣講者。
一、項目設計
一棵樹的價值,涉及環(huán)境影響、人類生活、文化意象等方面,要做到充分地探究,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如何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通過理論學習、信息搜索、實踐活動、品鑒賞析等活動了解樹木的生命特點、生態(tài)經濟價值以及人文價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合作精神、學習能力以及增強環(huán)保意識和民族自豪感呢?光華實驗小學二年級全體教師經歷了研討,確立了主驅動問題——我的樹木朋友,秘密知多少?四個子任務:發(fā)現與認識樹的生命特點;探索與研究樹的生態(tài)經濟價值;欣賞與感悟樹的人文價值;展示與宣傳致敬樹木。涉及學科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科學、美術、心理健康等,充分聯(lián)系,相互配合,實現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二、項目實施
(一)發(fā)現和認識樹
1.數學、美術學科——尋“樹”環(huán)游記
數學美術學科的老師帶領學生來到學校操場上,以學校的時光樹為中心,學會辨認學校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觀察并記錄下學校各方位的樹木名稱和數量。
學生們分小組開展活動,將寶藏藏在學校不同地方的樹周圍,并及時做好記錄,繪制藏寶地圖。小組交換地圖后,計時在操場周圍尋寶。
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知識辨認方向和樹木,在尋寶時確定路線,糾正方向,增強了與同學合作互助的能力。
2.英語、美術、科學學科——探秘樹的成長
美術老師帶領學生欣賞藝術作品中的樹——梵高作品和中國畫作品中的樹。
根據圖片觀察、分組觀察樹的局部圖片(樹干、樹枝、樹葉),分析不同樹的外形、姿態(tài)、紋理不同之處,樹枝的穿插變化和外形特點。學生們在老師的示范和指導下用多種線條表現樹的造型。
同時,英語老師播放視頻,學生跟讀關于樹木成長的詞匯。通過繪本故事的學習,能用簡單的語句描述一棵樹的形態(tài)。學生們在課堂上學會用英語簡單的介紹一棵樹,并了解了樹木成長過程當中變化的意義,增強環(huán)保意識。
之后,科學老師帶領二年級的學生開展“種小蔥”活動。讓學生能在短時間里觀察小蔥快速成長過程,記錄成圖文并茂的觀察日記,從而窺見樹木成長的過程。學生在活動中知道樹木的生存離不開土壤,樹木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學生們在校園里選一棵最喜歡的樹木,為它制作精美的身份證。
3.語文學科——身懷不同“絕活兒”的樹
兒歌《樹之歌》是學生們學過的一篇課文,語文老師引導學生們找到兒歌中描述的不同樹木的不同特點。同時,通過視頻觀看和短文閱讀,記錄下各種樹木的典型特點。
帶著對發(fā)現樹木特點的深厚興趣,學生們利用周末時間去生活中認識樹木,并且通過詢問、觀察、查閱資料等方法了解它的特點。
之后,學生在課堂上出示照片和資料,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了解的樹。有了大量的資料后,在語文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仿照課文創(chuàng)編自己的兒歌。
(二)探索與研究樹
1.道法學科——樹木與人類生活
道法課老師讓學生們從日常生活中的飲食、交通、居住、生產工具等去發(fā)現樹的參與。學生們深入了解樹帶給人類的經濟價值,從而激發(fā)了熱愛樹木的強烈情感。
2.道法學科——樹木與地球環(huán)境
道法老師又與班會課相結合,開展“地球衛(wèi)士勛章”主題班會活動。學生們通過演講、辯論的方式,對“樹木如何影響地球氣候及環(huán)境”進行了講解、辯論。在熱烈的班會課中,學生們對樹木的生態(tài)價值有了清晰的了解,對樹木的熱愛之情進一步加深。
3.語文學科——我是護樹小衛(wèi)士
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在語文老師的指導下創(chuàng)編護樹標語。年級開展“護樹小衛(wèi)士”活動,小組認養(yǎng)一棵樹,并莊重地為樹掛牌。
(三)欣賞與感悟樹
1.心理學科——我的生活樹
首先,心理輔導老師用游戲“種子變奏曲”讓學生們熱身,接著,繪本閱讀種子長成大樹,感受成長過程中的環(huán)境變化、人物心理變化。最后,學生們思考問題:如果自己是小花園的居民,面對這樣的情況,會怎么做呢?學生們遷移樹的變化,增強自我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2.語文、音樂學科——詩歌詠樹
在語文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搜集幾首常見的詠樹古詩,在詩句中欣賞樹的美,更引導學生欣賞樹的風骨、樹的品質。最后與音樂老師合作,唱出詩歌,用上樹木制作的打擊樂器、管樂器,為歌曲伴奏。
三、成長與收獲
一個多月的“一棵樹的價值”探秘之旅,學生們通過不同學科的交叉滲透,對一棵樹的價值形成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的認知,開闊了視野,增進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且初步養(yǎng)成了系統(tǒng)學習方法和辯證思維方式習慣,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今天邁出的跨學科統(tǒng)整項目實施一小步,就是孩子未來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一大步,只要持之以恒,孩子們未來必將大放光彩。(張紅)
光華實小,一棵樹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