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三角梅為校園綴滿躍動的紅霞,5月26日,成都東部新區(qū)周家學校報告廳內涌動著智慧與溫情交織的教育力量,“成都東部新區(qū)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質課競賽(小學組)決賽”在此綻放教育之光。五位教師以創(chuàng)新靈動的課堂設計,為新區(qū)心理健康教育注入蓬勃生機,勾勒出“以心育心、以愛賦能”的育人新畫卷。
專家云集——共話心育未來
本次活動匯聚心理健康教育領域權威專家,為賽事注入專業(yè)高度。
蘭小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心理咨詢專家、四川省心理學會積極心理與健康專委會學術委員,跨界融合司法心理學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推動未成年人心理干預體系建設;
王平:西南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簡陽市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心理教研員、科研規(guī)劃科副科長;
左月:四川省心理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左月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為新區(qū)潛心培養(yǎng)心理健康骨干教師;
周曉紅:成都東部新區(qū)教育發(fā)展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員,深耕區(qū)域心理健康教育,向賽事注入獨特視角。
校長致辭——以心育之光點亮成長燈塔
周家學校尹校長在開幕致辭中深情寄語:“心理健康教育是滋養(yǎng)生命的細雨,更是守護未來的盾牌。今日這五堂課,既是教師智慧的綻放,更是新區(qū)教育人對‘全人培養(yǎng)’的莊重承諾。期待通過這場賽事,讓每一所學校都成為學生心靈的避風港,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兒童成長的‘心靈解碼人’。”
匠心潤心——五堂課奏響成長協(xié)奏曲
在抽絲剝繭的教學設計中,參賽教師將專業(yè)心理學理論與兒童認知特點深度融合。從情緒管理到親子溝通,從自我認知到心靈療愈,參賽教師精準把握兒童心理發(fā)展脈絡,將抽象概念化為可感可觸的生命體驗。
蔡婷婷老師《繪制心靈盾牌,共筑心靈安全屋》以情緒調控為錨點,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構筑自我保護的“心靈港灣”;楊敏老師《定制父母計劃——親子溝通技巧》通過情境模擬與AI對話技術,架起親子雙向奔赴的“連心橋”;劉丹老師《鏡子里的我》借力動態(tài)鏡像實驗,引導學生完成從外在觀察到內在探索的認知覺醒;陳羽老師《眼淚知道答案》以科學、色彩為載體,賦予情緒釋放以理性光芒;賀嬌老師《我的制怒法寶》巧融生活場景,讓學生領悟情緒轉化的智慧。
五堂課如五縷清風,拂亮兒童心靈成長的萬千星辰。
專家寄語——讓心育之光照得更遠
活動尾聲,評委代表蘭小云老師總結道:“五堂課如同五面棱鏡,折射出東部新區(qū)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維光譜——既有扎根課堂的實踐智慧,也有面向未來的開拓勇氣。期待這些創(chuàng)新火種,能在更多校園里燎原。”
向新而行—擘畫全域心育新圖景
本次活動彰顯三大突破:課程設計從“問題干預”轉向“潛能激發(fā)”,師資方面從“技能培訓”升級為“專業(yè)認證”,區(qū)域心育從“單點示范”邁向“全域協(xié)同”。正如周曉紅老師所言:“這些閃耀著教育智慧的課堂,正在為孩子們鍛造抵御風雨的心靈鎧甲,我們正在培育精神明亮的未來公民!
暖陽傾灑處,心育綻芳華。這場凝聚創(chuàng)新與溫度的專業(yè)盛會,不僅展現(xiàn)了東部新區(qū)教師“以專業(yè)守護成長”的教育擔當,更印證了成都東部新區(qū)以心理健康教育為支點,撬動全域育人質量提升的堅定步伐。待得金秋碩果時,今日播撒的心育火種,必將照亮萬千學子的精神原野。(翁玉華 通訊員 郭曉婷)
“課”顯匠心,各校教師,周家學校,擘畫全域心育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