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當非遺裝幀術遇上10后“靈魂畫手”,新都教科院附小學子玩轉非遺技藝

來源:成都市新都區(qū)教科院附屬小學校  作者:張紅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25-06-24

6月19日,成都市新都區(qū)教科院附屬小學校的孩子們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tǒng)文化之旅,跟著西南石油大學龍鱗理韻暑期社會實踐隊走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鱗裝書”技藝。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書籍裝幀形式之一,龍鱗裝書因其書頁展開時如龍鱗般層層相疊而得名,距今已有千余年歷史。通過大哥哥、大姐姐們生動的故事和實物展示,孩子們直觀感受到了這項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大家看,這樣翻動書頁時,是不是像一條小龍在‘擺尾巴’呀?”在稚嫩的驚嘆聲中,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已悄然播撒。rRf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mmexport1750747638363.jpgrRf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互動課堂“龍鱗裝書為什么叫‘龍鱗’呢?”“古代的書都是這樣做的嗎?”孩子們提出了一連串充滿童趣的問題。實踐團隊的哥哥姐姐們耐心解答,還通過PPT動畫演示了龍鱗裝書從紙張裁剪、黏貼到成冊的全過程。在“非遺知識小競賽”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爭相舉手回答問題,眼中閃爍著對傳統(tǒng)文化的好奇與熱愛。rRf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mmexport1750747640928.jpgrRf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先把長方形的紙像疊扇子一樣折出痕跡,然后沿著中線依次粘貼……”在哥哥姐姐們一對一的幫助下,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操作著,有的小朋友還在“書頁”上畫上了可愛的圖案。當一本本迷你龍鱗裝書在手中成型,輕輕翻動時,“龍鱗”般的書頁發(fā)出沙沙聲響,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成就感:“老師你看,我的‘小書’會‘動’!”rRf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mmexport1750747680998.jpgrRf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長河中流淌的文明密碼,是民族血脈里躍動的精神圖騰。它鐫刻著先民的生存智慧與審美追求,更承載著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將非遺的火種播撒進青少年的心田,不僅是對古老技藝的守護與傳承,更是為民族文化的未來筑牢根基、厚植沃土。當孩子們在稚嫩的年歲里與非遺相遇,便如同在生命的底色上暈染出一抹文化的丹青,讓文化認同的根系在心靈深處悄然生長。(張紅)rRf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非遺裝幀術,10后,靈魂畫手,新都區(qū)教科院附小,玩轉非遺技藝
責任編輯:毛逸舟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整理發(fā)布
網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 川公網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川網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lián)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