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學生的科學興趣,培養(yǎng)科學精神,近日,四川師范大學附屬青臺山中學以“科技賦能,預見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科技文化節(jié)順利舉行。
開幕式
開幕式上,融合了物理知識的古典舞表演——滾燈,給活動起了一個小高潮。
本次活動學校特邀四川師范大學代珍兵副教授和其帶領的創(chuàng)新實驗研究中心團隊,以液氮為主題,向同學們展示了“煙霧繚繞的仙境”;套在裝有液氮的塑料瓶的“超級大氣球”;放入液氮中的“大氣球變小氣球”等神奇現象。
更有辣手摧“放入液氮中變冰凍的玫瑰”;放入液氮中“死而復生”的魚等令同學們驚叫連連的實驗。這些實驗讓同學們嘆為觀止,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最后的液氮爆炸實驗,伴隨著劇烈的爆炸聲,五顏六色的乒乓球在空中散開,這樣的場景夢幻、浪漫又神奇,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節(jié)開幕式。
科技展覽
連廊上懸掛著同學們腦洞大開的科技手抄報。初二初三的同學們,利用中午和傍晚時分,在教學樓間的空地上,展示自己的實驗和制作的科技作品,并給來參觀的同學們講解其中的原理。
展示的實驗和作品種類繁多,有氣槍打靶、覆杯實驗、空氣炮、氣球懸浮術、水果電池等等。展示作品和講解原理的同學循循善誘,耐心且細致,每一位都是專業(yè)的“小老師”。
不少點位還設置了挑戰(zhàn)賽,同學們在清楚原理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挑戰(zhàn),挑戰(zhàn)完成有額外驚喜。來參觀的同學們熱情高漲,對展示的實驗和科技作品蘊含的科學奧秘抱著極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科普進校園
科普進校園,除了特邀川師創(chuàng)新實驗研究中心團隊進校展示科普實驗,學校還特邀了川師段滿益教授,給初一初二的同學們開展以“觀林見木——從原子、分子層次探討物理現象”為主題的理論科普。段教授以水滴的形狀、牛奶盒的包裝設計等為例,引導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從物理的角度思考生活中的事物,培養(yǎng)其積極探索的精神。
本次科技文化節(jié),學生熱情高漲,積極參與,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科學興趣,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精神,這是一次成功且有意義的活動。(李林 通訊員 何孟棲 陳盼盼)
夢幻又神奇,川師青臺山中學,科技文化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