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墨香新韻溯“活字”,萬春學校匠心課堂再現(xiàn)“古代科技”

來源:成都市溫江區(qū)萬春學校  作者:張紅 通訊員 羅鈺雯 楊婷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25-05-29

5月29日,成都市溫江區(qū)萬春學校初中語文組在七年級三班開展閱讀專題教研活動。青年教師胡英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六單元《活板》公開課,引領學生穿越千年時光,叩響北宋畢昇的智慧門扉。這堂聚焦活字印刷技藝的探索之旅,不僅再現(xiàn)了古代科技之光,更在學生心中播下了匠心的種子。Gwk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1.jpgGwk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以“活”為軸,層層深入。“由圖入文,識‘活’板之術”,胡老師巧妙借助課前預習完成“活字印刷術”過程的小插畫,點燃學生好奇之火,進入沈括筆下“薄如錢唇”的文字描述,仿佛指尖觸碰到凹凸字模紋理;“研文細品,尋活版之‘活’”,學生化身小小畢昇,分組深掘字里行間密碼。在熱烈思辨中,抽象“活”字化為技術之魂;“深度共賞,感活板之匠心”,師生共溯那“不以木為之者”的執(zhí)著求索。當一名學生脫口而出“這‘活’字背后,分明是匠人一顆執(zhí)著的心!”,千年匠心終在此刻與青春心靈共鳴。Gwk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2.jpgGwk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評課中,教研組老師們一致好評這堂課的精巧構思。教研組長楊婷表示,從“活”字切入,如庖丁解牛般拆解技術邏輯,以“匠心”升華人文溫度,文本筋骨與精神血肉渾然一體。改革發(fā)展中心主任楊永成強調(diào),課堂環(huán)節(jié)結合“課后探究習題”,對學生回答進行層層追問,結合“工匠精神”結尾,整個課堂可謂是一個“活”字形容。Gwk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3.jpgGwk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4.jpgGwk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這堂《活板》課,已超越單純文言文解析教學,它在少年心中已刻下雙重印記:既是祖先“活”的巧思在歷史長河中的璀璨坐標,更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心在當代的精神路標。當墨香散盡,那枚被重新擦亮的“活”字,正帶著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悄然嵌入新一代中華兒女的生命版圖之中。(張紅 通訊員 羅鈺雯 楊婷)Gwk四川教育在線-四川教育訊息

墨香新韻溯“活字”,萬春學校,匠心課堂,再現(xiàn)“古代科技”
責任編輯:祝佳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wǎng)整理發(fā)布
網(wǎng)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川網(wǎng)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lián)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