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成都市錦官城小學以“博物致知,童心啟未來”為主題,舉辦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帶領孩子們在探索與實踐中感受文化與歷史的魅力。此次活動不僅涵蓋學生自建博物館、沉浸式體驗等特色環(huán)節(jié),還向社區(qū)開放,實現了文化教育成果的廣泛共享。
自2025年4月起,“學生自建博物館”活動率先拉開帷幕。六年級學生以項目式學習方式深度參與“數學博物館”建設,從任務規(guī)劃、團隊組建,到現場勘探、平面圖繪制,全程自主實踐,充分展現出創(chuàng)新能力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四年級學生則擔綱“漢字博物館2.0版”的升級重任,他們在參觀“漢字博物館1.0版本”后,經小組研討形成新方案,成功完成博物館作品的迭代,在動手實踐中加深了對漢字文化的理解,提升了邏輯思維能力。
5月15日下午,“沉浸式博物館體驗”活動正式開展。各年級學生分別走進漢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等多個展館,開啟深度文化探索之旅。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在第二節(jié)延時課向社區(qū)家長開放所有展館,由學生化身講解員進行生動解說,搭建起“家校社”共育的文化橋梁,現場氣氛熱烈,文化傳承的種子在互動中悄然生根。
5月16日的班會課上,全校師生“同上一節(jié)班會課”。班主任借助學習資料,引導學生圍繞博物館文化展開討論、分享參觀心得并完成學習任務,將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促進了同學間的交流合作,深化了學生對博物館文化的認知。
5月19日朝會上,學校舉行“博物館課程學習案例獎”頒獎儀式,對在博物館課程學習中表現優(yōu)異的個人進行表彰。一年級四班龐謨兮的《探索太陽系》、二年級七班李璟旻的《青銅古韻,再生筆筒》等優(yōu)秀作品脫穎而出。此次頒獎不僅是對獲獎者的肯定,更激勵著全體學生積極投身文化學習,營造出濃厚的校園學習氛圍。
此次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成都市錦官城小學通過多元創(chuàng)新的教育形式,讓學生在快樂中收獲知識,同時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推動優(yōu)質教育資源與社區(qū)共享。未來,學校將持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為學生搭建更廣闊的學習平臺,助力童心在文化滋養(yǎng)中蓬勃成長。(孫林馨 通訊員 葉子涵 柴蕾蕾)
錦官城小學,“博物致知,童心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