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機制,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態(tài)圈,近日,成都市新津區(qū)實驗高級中學校舉行了2025年家庭教育宣傳周系列活動之“指尖傳情 親子共藝”特色活動。本次活動通過沉浸式非遺體驗搭建親子情感紐帶,吸引了眾多家庭深度參與。
活動精心設置四大文化體驗模塊,形成“非遺傳承+家庭教育”特色活動課程。
非遺繩編智慧
非遺傳承人楊文藝老師以經緯交錯的繩編技藝為載體,指導親子共同完成象征幸福、健康、好運的辣椒繩編創(chuàng)作。在指尖翻飛間,傳統(tǒng)文化基因與家庭協(xié)作精神同步傳承。
漢陶塑型時光
非遺傳承人曾進平老師帶領家庭觸摸千年漢陶文化。家長帶著孩子在泥胚塑型中共創(chuàng)“家”的圖騰,陶藝的溫度見證了兩代人情感的默契交融。
鉤針編織記憶
在新津實驗高中教師、手工制作達人徐瀟老師的鉤針課堂上,五色絲線在指尖流轉,匯聚成親子記憶符號。當情感交匯與編織節(jié)奏同頻共振,專注力培養(yǎng)與心領神會的默契自然達成。
棋道家風傳承
象棋社團李程老師設計的親子棋局,將傳統(tǒng)文化中的“棋理”轉化為家庭教育智慧。楚河漢界間的博弈與結盟,生動詮釋著家風傳承的現(xiàn)代意義。
活動中,父母與孩子共塑陶胚,一起交流編織技巧,一起研究棋譜,成為了溫馨動人的風景。家長們說:“這種非說教式的深度陪伴,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孩子!睂<抑赋,沉浸式親子美育具有三重價值:激活家庭情感賬戶存量、構建家校教育共同體、重塑AI時代人文教育新場景。當家長指尖的溫度遇見傳統(tǒng)文化深度,便形成了最具生命力的教育場域,這種沉浸式投入的親子時光,能帶給彼此溫暖和支持,一起感受當下的歲月靜好。(張紅 通訊員 廖美芳)
新津實驗高中,非遺文化,親子互動